基本概況
邯鄲職業技術學院創建于1983年6月,原名“邯鄲職業大學”,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同志爲學校題寫了校名,1997年更名爲“邯鄲職業技術學院”。學院先後被確定爲全國15所示範性職業大學試點學校、國家示範性職業技術學院重點支持建設院校、全國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院校和國家骨幹高職院校、國家優質院校建設立項單位。2016年榮獲世界職教聯盟卓越獎,2017年被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財政部、發改委聯合認定爲“節約型公共機構示範單位”,2018年榮獲中國職業教育最高獎-第六屆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優秀學校獎。
學院占地面積5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0余萬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設有13個教學系部35個招生專業。學院圖書館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藏書點。
學院現有教師500余名,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級職稱近200人;專業課教師中具有雙師素質的教師比例爲78%;中青年教師中具有碩士和研究生以上學曆或學位者占72%。學院先後派出40多名骨幹教師赴台灣、新加坡、澳大利亞、俄羅斯等地區和國家攻讀學位或學習培訓。學院現有國家級和省級教學團隊各1個,省三三三人才17名,享受省市政府津貼者20余人。通過聘請邯鄲市業界精英作爲客座教授,聘請能工巧匠作爲實踐指導教師的方式,學院建起一支影響力強、經驗豐富的兼職教師隊伍。學院有國家骨幹高職院校重點專業4個,央財支持的“高職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産業發展能力”專業2個,省級示範專業7個,有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國家級精品課2門,省級精品課11門。
曆史沿革
1983年6月建校,校名爲“邯鄲職業大學”。
1984年,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同志爲學校題寫了校名。
1985年,加入中國職業大學教育研究會,並被推選爲24個理事學校之一。9月,籌辦召開了河北省第一次職業教育研討會。
1987年,參加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教育革新爲發展服務計劃聯系中心(簡稱apeid聯系中心),成爲全國15個apeid聯系中心成員中唯一的一所職業大學。
1991年,學校與邯鄲市電大分校合並。
1996年,被河北省教委確定爲首批啓動的示範性職業大學試點學校。同年,被國家教委確定爲首批啓動的示範性職業大學試點學校。
1997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改名为“邯鄲职业技术学院”。同年,学院被选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
1998年,學院被推舉爲中國高等職業教育研究會華北分會會長單位。
2002年,學院被教育部和財政部確定爲首批重點支持建設的示範性職業技術學院。
2003年,學院在全國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
2007年,學院被確定爲省示範性職業技術學院。
2008年成爲中國高等職業教育研究會就業工作委員會主任單位。
2010年, 被教育部和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
2013年通過了“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建設計劃骨幹高職院校”驗收,同年蟬聯中國高等職業教育研究會副會長單位。
2016年被省教育廳確定爲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建設立項單位。
現任院領導
黨委書記:楊華雲
黨委副書記、院長:張安兵
黨委副書記:魏全紅
黨委委員、副院長:楊愛花
紀委書記:王玉書
副院長: 王川
黨委委員、副院長:張長聲
院系设置及专业、課程建設
學院現設有11個系,分別是建築工程系、機電工程系、計算機系、軟件與大數據系、管理系、經濟系、文法系、藝術系、旅遊與商貿系、食品與生物工程系、運動與健康系。
学院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产品优化升级和人才需求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布局结构,研究制定了《重点專業建設管理办法》,紧紧围绕我市主导产业,新调整了三个系、九个专业。目前招生专业51个,其中国家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4个(建筑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装潢艺术设计、物流管理),中央财政支持的“高职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专业2个(金融保险、计算机网络),省级示范专业7个。
在課程建設方面,现有国家精品课2门(《地基与基础》《字体设计》),《地基与基础》已升级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省级精品课11门。研究制定了《优质专业課程建設管理办法》,已有15门优质课通过验收。研究出台了《教师工作室培养模式管理办法》,首批遴选了9个教学团队。积极开展思政课改革,出台了《思政课改革实施方案》,编辑了《课前5分钟》思政课教案。每年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原则,逐步增加实践教学课时,提高學生实践动手能力。
校企合作
目前,建有校外实习實訓基地193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和实践基地67个,覆盖了精品钢材、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现代物流、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六大产业。与大唐移动共建了投资200余万元TD-LTE重点实验室;与河北银隆新能源汽车签署了协议,筹建银隆新能源二级学院;与市科技局、市知识产权局联合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共建邯鄲知识产权学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取得新突破,与新兴能源装备公司、长城汽车集团等500强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每年培养输送學生700余人;与阳光集团、美食林集团等企业联办冠名班;与东软集团大连睿创共同开展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建设、创业教育在线学习平台建设。与台湾建国科技大学等六所院校建立了教师交流、學生交换、学分互认等合作关系,派出教师35人,學生4批45人,合作开展办学项目。2016年,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研发项目25项,技术交易额达到600万元,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上亿元。近年来,师生共获得国家、省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200余项。
國家優質院校建設
2016年4月,我院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國家優質院校建設立项单位后,院党委高度重视,精心谋划,举全院之力,努力创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院长为副组长的创新发展行动委员会。省教育厅对我院创建工作高度重视,贾海明副厅长专程来学院调研,对我院前期创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省教育厅先后拨付了900万元项目奖励资金和3000万元项目建设资金,支持学院重点项目建设。一是重點建設省廳確定的建築工程技術、食品加工技術、機電一體化、裝潢藝術設計、物流管理等5個專業和學院確定的計算機網絡、電子商務、數控技術等3個特色專業;二是重点推进数控技术和食品加工技术两个生产性實訓基地建设,争取了省、市職教集團专项资金1000万元用于设备购置;三是建设银隆新能源二级学院和邯鄲知识产权学院。目前,我院与市科技局、市知识产权局联合举办了知识产权学历班,成立了全省首家政校合作的“邯鄲知识产权学院”,引进北京同辉等9家专利事务所入驻,正在筹建河北省(邯鄲)知识产权服务中心、河北省(邯鄲)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和中国专利行政执法审理厅。四是探索現代學徒制試點。食品加工技術專業已被確立爲國家級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五是推进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整合我院省级技術轉移中心和邯鄲市物联网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邯鄲市企业技术需求数据库、邯鄲市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数据库,建设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六是建立技能大師工作室。與我市國家非物質文化傳承人安際衡先生達成合作意向,共建磁州窯技能大師工作室。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成立9個教師工作室。七是开展创新创业课程。在市政府支持下,与东软睿创签订了合作协议,市人社局每年支持资金30万元,已开发创新创业课程8门,并举办了邯鄲市睿创杯创新创业大赛。
學院在省廳確定的重點項目基礎上,結合學院實際,自我加壓,開展了系列自主項目建設。一是啓動運動康複中心項目。二是注重校內實訓室建設。三是正在筹建邯鄲市建筑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展示基地,正在组建邯鄲市建筑行业校企合作联盟。四是謀劃建設省級衆創空間。
“十三五”展望
紧紧围绕邯鄲市“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精品钢材、装备制造、食品加工、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和现代物流等六大产业,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质量,培养厚德强技、知行合一、具备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产品优化升级和人才需求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布局结构。在专业设置与改革中,重点支持一批,谋划新建一批,调整压缩一批,力争高新技术及应用型专业占80%以上。重点打造食品加工技术、机电一体化、建筑工程技术、装潢艺术设计、物流管理、物联网应用、电子商务、运动与康复、广告设计、金融保险、会展策划、市场营销等强势品牌专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应用与研发、校企合作、社会培训、创新创业等方面与地方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开展对口服务,提高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形成“一系一品”的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格局。
Copyright ? 2006 邯鄲职业技术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河北省邯鄲市渚河路141号 邮编:056001
冀ICP备09045227号-1 冀ICP备05002796号-1